粮食单产提升200-8000斤技术

发布时间:2025.01.14     点击次数:201

粮食单产提升200-800斤

系统集成综合技术(一)

 

  

 

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亩产几十斤,中原地区高产地块发展到现在的亩产2000-2500斤,在此范围已徘徊了十余年。在这十余年里,尽管国家相关部门曾下力号召提升粮食单产,种子部门宣称依靠种子优势提升了多少粮食单产,肥料部门宣称依靠肥料创新提升了多少粮食单产,机械装备部门宣称依靠装备更新,提升了多少粮食单产等等,但都没有跳出亩产2000-2500斤的瓶颈,种地的农户没有享受到单产大幅提升的红利。这种各敲各的鼓,各吹各的号的宣传方式,也让种植户整天忙于参见各种推广会、观摩会,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受“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等多重因素影响,特别是最缺乏因素的影响最大,只要有一种影响因素跟不上,达不到作物生长所需营养素的平衡状态,其他影响因素就是再充足,产量也不会提高(理论界叫木桶理论),因此,现阶段要大幅提升粮食单产,但靠一种增产因素的提升,是很难有保障的,风调雨顺年份,有可能增产了,但年份之间气候稍有改变,就有可能减产,给使用者造成性能不稳定或购买了假冒货的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尊重农业八字方针,采用系统集成综合技术,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同步按比例提升,平衡协调增加,才能确保产量的平稳提升。

   近十年来,我们联合有关农业专家,对提升粮食单产的综合因素,进行了多重实验,摸索出了一套人类可干预因素的技术措施,只要年份间气、热等自然因素事宜,中原地区小麦亩增产200-500斤,玉米亩增产300-800斤单产提升系统集成综合技术,小麦亩产最高可达1924斤,玉米单产最高可达2893斤,增加了掌握该套技术的种植户的种粮积极性。为了帮助广大农户掌握这套种植技术,现整理出来供想提升单产的种植户参考。由于是实验经验的总结,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大家在应用实践中多提修改补充意见,以便改进不足,共同提高。

 

第一章,单产提升系统集成综合技术的主要内容

 

  粮食单产提升技术,众说纷纭,做技术的都有自己的专长,各有一套,但经过十余年的实验实践,综合起来效果相对明显的系统集成综合技术主要包括品种优化技术,平衡和临界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合理化控技术,机械装备科学技术等,种子处理、合理密植、精量种肥同播,播后镇压,浇好蒙头出苗水,争取一播全苗,用好除草剂,适时化控,追施4次肥,喷施5遍药,补充6遍水,水肥同施、肥随水走,酶催化、光合制剂补充气热等良种、良法、良技、良机、良制五配套的系列集成综合技术措施。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联合运用,就像生活中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能不断提升粮食单产。

 

第一节  品种优选技术

 

   现在,任何一个粮食作物,优良品种都有成千上万,特别是国家把粮食种子定位为粮食芯片,更调动了广大科研人员和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新品种层出不穷,各说各的好处,各讲各的优点,营销手段不断翻新,令种植户眼花缭乱无从下手。但每一个品种,只要是国家审定的品种,都有其优点,同时也有不足,都有其地区适应性,追求优点多,不足少的品种,一直是育种人的追求,但追求永远在路上,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万能品种,因此。不同种植区域,选择不同的品种,就显得十分必要,不经过当地试种成功的品种,不能盲目大面积推广。同时,不论种子经营者如何营销,自己用后能够稳产增产,抵抗病虫害和气候环境的变化,降低用工量,节约成本,增加投资收益才是硬道理。由于自己和别人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经验的不同,不管别人用了说多好,自己用了不一定能够带来同样的经济效益,只有适合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能够给自己带来大幅效益提升的才是最好的品种。因此选择品种时,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小面积试种,经过3-5年的筛选,确实能给自己带来产量大幅提升的品种,才是适合自己的优良品种,才适合大面积扩种。

在选择品种时,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品种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

国家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级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3%;

二级种子种子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高于13%。

 

二、如何选种?

1.选种要注意品种的抗逆性。抗逆性主要指品种的抗病性、抗倒性、抗旱性、抗虫性、耐寒性等,简单说就是在同一条件下其它品种受害的情况下,受害轻或者没有受害的品种,这种品种一般稳产性好。

2. 正规的种子外包装袋上必须标注审定编号,每个品种的包装袋上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审定编号。

3. 粮食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三者构成。不是粒重越重,产量越高,粒重是体现种子大小与饱满程度的一项指标。穗粒数是衡量每穗所结籽粒的个数指标,亩穗数是衡量每亩能长出的粮食穗数指标,三者相乘就是亩产量,即亩产量=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1000,因此要综合比较三个指标,不能只看一个指标的高低。

 

三、选种注意事项

 

1、是没有经过审定(关键是不表明本地可种)的品种不可购买。有些品种虽然当年种植产量不错,一旦气候不宜,就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2、是购买种子一定要多选几个品种。以防气候不测,造成大面积减产。

3、是谨防购买到已被淘汰的品种。由于这类品种价位较低,有些不法商贩专做此类生意坑害顾客。

 

四、选种时,有哪些误区需要避免?

 

1、是随大流。不少农民在选购种子时,喜欢随大流,人家种啥咱种啥,不顾自己的土壤、水肥、技术管理等因素,结果不增产反而减产。

2、是认为产量高的品种就是好品种。部分农户购买种子就一个标准,只要是标签上介绍的产量高,也不看是适合密植还是适合稀植,适合不适合自己种植,就大量购买。

3、是认为高价位品种就是好品种。有些购种农民认为价位越高的种子越是精品,其实,种子高产与否同价格高低没有必然联系。

4、是购买单一品种。去年种哪个品种高产,今年就全部购买这一品种。粮食生产与当年的气候变化、病虫害发生等关系密切,购买单一品种,一旦遇到不良的气候,导致病虫害发生,就会大幅度减产,有时甚至绝收。

5、是盲目追新。每年,各科研育种单位都会培育或审定(认定)很多新品种,但真正大面积种植的并不多。不少农民认为只要是新品种就一定比老品种好。

6、是认为种植的植株越密,产量越高,也不尽然植株过密,相互遮挡阳光,争夺养分,往往造成减产。只有合理密植既充分利用了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避免造成浪费,又不至于让叶片相互遮挡、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才能增产

所谓良种良法配套,就是根据品种的生长发育特性,采取相应的种植方法,以发挥品种长处,克服不足,充分发挥出增产潜力,达到高产、稳产、高效的目的。

品种不同,生长发育特性不同,要求栽培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丰产潜力大、增产潜力高的品种,一般对于肥水条件和管理措施的要求也比较高。在生产实践中,这就要求根据每一个品种的具体特点来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发挥每一个品种的增产潜力。也就是说,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实现高产、高效。

 


业务领域

BUSINESS AREA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如果您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或者我们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您可以随时拨我们的全国服务电话:13375303758您也可以在线与我们沟通,当然您也可以在下面给我们留言,我们将热忱为您服务!